主页 > 句子 > 正文

2025必读的国学经典语录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

时间:2024-11-12 18:45:48 点击:0
2025必读的国学经典语录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

2025必读的国学经典语录 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

必读的国学经典语录

1、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诗经》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4、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道德经》

5、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6、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

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8、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楚辞》

9、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道德经》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1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1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13、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冯梦龙《警世通言》

14、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孝经》

15、不厚其栋,不能任重。重莫如国,栋莫如德。——《国语》

1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17、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18、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诗经》

19、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22、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易经》出自

23、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行为。——《诗经》

24、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25、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屈原《楚辞》

26、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道德经》

27、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28、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孔子《孝经》

29、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冯梦龙《警世通言》

30、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3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32、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国语》

33、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冯梦龙《警世通言》

34、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35、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36、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诗经》

37、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非十二子)

38、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3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41、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易经》

42、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与人方便,随遇而安。——《易经》

43、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诗经》

4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4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4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道德经》

48、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易经》

49、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50、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必读的国学经典语录(二)

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2、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楚辞》

3、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道德经》

4、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经》

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6、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道德经》

7、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屈原《楚辞》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11、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12、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13、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14、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16、春花秋月足风流,不分红颜易白头。试把人心比松柏,几人能为岁寒留?——冯梦龙《警世通言》

1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1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19、终身所约,永结为好。琴瑟再御,岁月静好。——《诗经》

20、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21、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易经》

2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2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24、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

25、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经》

26、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易经》

27、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楚辞》

28、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

29、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30、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31、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32、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3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34、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

35、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孔子《孝经》

3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3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3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39、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国语》

40、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屈原《楚辞》

4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4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4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4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4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德经》

46、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4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48、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

49、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诗经》

5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必读的国学经典语录(三)

1、有以无难以失守,有以多难而兴邦。——《国语》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6、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7、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屈原《楚辞》

8、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9、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诗经》

1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11、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2、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1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14、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楚辞》

15、不妄取,不妄求,不妄想,不妄求。——《易经》

16、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

17、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18、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

1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21、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22、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24、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25、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26、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

2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2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29、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

3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3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易经》

3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33、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屈原《楚辞》

3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3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3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37、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道德经》

38、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诗经》

39、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0、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

41、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易经》

42、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3、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道德经》

4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

4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46、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易经》

47、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48、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易经》

49、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5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必读的国学经典语录(四)

1、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楚辞》

2、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梦龙《警世通言》

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8、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诗经》

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1、即鹿比虞,唯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易经》

12、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易经》

1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14、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迂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诗经》

1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论语》

16、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老子《道德经》

17、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孔子《论语》

18、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1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短文学网:http:///)

20、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道德经》

21、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楚辞》

22、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

2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2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2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26、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27、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经》

2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2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30、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3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道德经》

32、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3、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34、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道德经》

3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楚辞》

3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7、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3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道德经》

3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4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41、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道德经》

4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4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4、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45、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易经》

46、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道德经》

47、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道德经》

48、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4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5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